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幹嘛辦工作坊?

    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銷處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東側,馬偕醫院對面。目前中山配銷處已停止營運,目前呈荒廢景象,對於周邊密集的民居與繁華的商業,顯得突兀,也拖累了該地區都市整體發展的腳步,並帶來不安全與恐懼等負面都市空間形象,亟待改善。然而,基地內還留存幾棟二次戰後初期興建的、現代主義式的倉庫與車房等建築,建築形式與空間都非常特別,若能善加利用,是有潛力藉此營造地區特色。更重要地,中山配銷處基地為該地區內唯一僅剩較大型開發基地,其未來開發走向影響該地區甚巨,必須審慎行之。尤其該地區在戰後歷經情色產業繁榮,但近年情色產業幾經更迭已不復以往盛況,該地區正面臨都市角色之定位的轉型契機,若能藉本基地開發協助地區轉型,將對台北都市整體發展有所助益。況且,本地區鄰接中山北路,地區特色明顯,為設計創意人員喜歡之所,再加上考慮本基地為公有地必須負擔社會職責,因此規劃以「創意房地產」與「設計產業育成基地」兩種導向,來舉辦本創意工作坊。
    在歷史上這個區域屬於「雙連」地區。之所以稱為雙連地區,使因為這地區原有一名為「雙連埤」的大型埤塘。雙連埤應是台北大湖時期的殘蹟,並說明此地地勢原本低窪。十八世紀漢人來台北盆地開墾時,將此低窪地修整疏浚成雙連埤,一方面解決水患問題,另一方面為周邊農田提供灌溉水源。二十世紀初期加拿大籍傳教士馬偕博士並在此購地興建了台北馬偕醫院。1920年代,因都市成長,雙連地區逐漸開發,尤其雙連車站周邊地區,雙連埤漸被填土建築屋舍,不過範圍還僅限於敕使道(今中山北路)西側。1930年代末期,因為敕使道拓寬等因素,因此對中山北路東側地區(即本地區)制訂都市計畫。然而,本地區的開發,一直要到二次戰後才開始,只是其都市空間架構制訂於日據末期。本地區的都市空間來自戰前日據與戰後初期兩種都市發展層次的重疊,因此頗具特色,只是較為幽微,必須加以引導凸顯。
    台灣建築雜誌社在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都市更新處贊助下,為成功舉辦本創意工作坊,邀請本刊編輯總顧問王俊雄先生擔任計畫主持人,王俊雄先生現並為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工作坊亦邀請十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擔任本次工作坊帶隊老師,共將組成七支團隊,來對中山配銷處基址之前景進行創意性規劃。這十位學者專家包括:王增榮(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陳珍誠(淡江大學建築系)、許麗玉(中原大學建築系)、王揚恩(實踐大學建築系)、蕭有志(實踐大學建築系)、王維仁(香港大學建築系)、藤森亮(香港大學建築系)、松田直則(香港大學建築系)、宋立文(淡江大學建築系)、林俊宏(淡江大學建築系)、陳宣誠(台南藝術大學)。並根據「創意房地產」與「設計產業育成基地」兩種導向,成立兩個顧問團,邀請業界具實戰經驗人士組成。我們期望藉著這樣齊備的工作坊計畫,能為此具有時代獨特風味的地區奉獻心力,除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品質外,也讓台北市成為更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本次工作坊共計將召集60位團員,以工作坊方式進行創作,請有志人士踴躍報名參加。工作坊日期為2010年2月3日至2月7日,工作坊舉辦地點為中山配銷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